电压力锅的成本分析
一、目前电压力锅的基本成本分析及优势
要对电压力锅产品进行成本分析,首先应该对电压力锅产品从结构上分类,市场上的电压力锅(电气锅、电气压力锅、电气压锅),一种是压力锅电器化的产品在这里称作电热压力锅,韩、日产品的结构就属于此类。另一种是电饭锅压力化的产品在这里称作电饭气锅,匚式结构就是属于此类。
1.电热压力锅由独立的压力锅组成,按照国家标准应该设置限压阀、安全阀、合开盖到位安全装置,并且需要按照6倍强度设计相关的受力部件,属于高耗材产品。为了弥补压力控制技术的不足,增加了定时器进行时间控制,而定时器这个部件采购价格超过10元,需要说明的是:定时器这个部件是电饭锅、压力锅、焖烧锅三者都没有的部件,电热压力锅属于三者合一的产品,完全可以通过压力控制来实现烹饪火候的控制, 没有必要设置定时器。
2.压力电饭锅——电饭气锅由于没有独立的压力锅,因此,不需要设置限压阀、安全阀、合开盖到位安全装置。基于上述同样的理由也不需要设置定时器。
二、电压力锅最初的成本分析,成本高的问题分析
1.后容声时代的形成
容声转制后,在顺德地区出现以简易的匚式结构为主的所谓电压力锅产品,形成了后容声时代。一些企业曲解匚式结构,导致在弹性元件上偷工减料,使产品突现压力安全隐患。
以市场上现有侵权产品从成本分析上看,在匚式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弹性元件,需投入必要的成本,才能实现合格的压力控制和达到超压溢泄式的安全水准,任何在安全上偷工减料的措施都是不允许的。而侵权产品在弹性元件上“节省”的材料费用,却又花在了“排汽限压阀、合开盖到位安全装置”上。这种做法,在技术上是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在成本上是得不偿失的。
2.关键零部件技术升级或者替代产品的价格变化对电压力锅的成本的影响。
现有,有些企业的产品多以低价的劣质钢材制作弹性元件,使其达不到超压溢泄的安全要求,有的甚至是连最起码的压力控制要求都难以满足!使用说明书上还赫然标明:“发生锅盖周边大量排气属安全卸压装置起了保护作用,需送本公司检修点检修”,这种超压后锅损坏的后果,会危及消费者财产安全。
提升弹性元件的技术要求,既需要增加材料成本,更需要技术投入,而这两方面的投入在15元左右,值得欣慰的是在弹性元件达标后,所有的压力安全隐患消失了,相应的压力安全装置的费用也节省了,可谓一举两得。
弹性元件提升后,压力控制就可以实现由消费者自己依据烹饪所需来选择锅内烹饪压力,依据锅内压力的递减时间与压力值呈正比的规律,选调锅内压力值也就等于选定了烹饪结束的时间。显然,这里的锅内压力控制是采用了递减式的锅内压力史,这种控制方法不仅更为节能,还有效地避免了开盖时的压力安全隐患。弹性元件提升后,使得省去采购价格超过10元的定时器,成本上的这一优势,是至今还为热衷于侵权的外行人所不能理解的。
弹性元件提升后,使得压力安全隐患消除,可以实现产品在力学强度上的精确设计,使得电饭气锅产品提升到低耗材产品。这里指出,侵权产品的锅盖、外锅、电热盘等,总共还有约15元的节材空间。
弹性元件提升后,电饭气锅的整体形象需要提高,我们可以大方的拿出10元的成本,花在外观造型上。
三、成本盘点
1.前提
成本对比的前提是以顺德、中山、湛江地区的产品为参考成本,以产品在压力安全、压力控制、降低耗材、新外观等提升后的产品成本分析作对比。
产地参考成本:4升规格的电压力锅的零部件的采购成本在126元左右,采购成本中不包括组装费用、税收。
增加弹性元件15元,外观造型10元,共计25元。占总成本的20%。
节省定时器10元,安全装置10元,节材15元,共计35元。占总成本的28%。
这样算来,即便是加进专利使用费,提升后的电饭气锅产品的成本,也没有超过侵权产品的成本。
通过上述成本核算可以看出:专利技术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责编 朱冬梅)
评论:
目前没有评论内容。